年终盘点之AI大模型 2023年AI大模型发展之快

来源:鳌头财经· 2024-02-03 19:09:29

今年1月份,位于北京常营华联购物中心的宝迈健身更新了灯箱广告,与以往不同的是,画面的模特由真人换成了AI生成的数字人。

时间拉回到一年前,ChatGPT掀起了AI大模型热潮,人们对于通用大模型的发展前景、应用场景充满想象,也对其所面临的技术风险、科技伦理问题充满担忧。

然而仅仅一年时间,一家小小的健身房已经在宣传灯箱上用起了AI,在惊叹AI大模型发展之快,对生活渗透之迅速的时候,我们应回头看看,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月:ChatGPT月活破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消费级应用

仅仅在推出两个月后,OpenAI旗下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就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

瑞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ChatGPT在2023年1月份月活跃用户估计已达1亿。该报告援引分析公司Similar Web的数据称,2023年1月,全球每天约有1300万独立访问者使用ChatGPT。瑞银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在互联网领域发展20年来,我们想不出有哪个消费者互联网应用比它能够发展得更快。”

根据World of Engineering整理的数据显示,iTunes达到1亿用户用了6年半、Twitter用了5年、Meta(Facebook)用了4年半、WhatsApp用了3年半。

ChatGPT的爆火也让市场看到了AI大模型的机会,这股风也刮到了中国市场,各家互联网、科技大厂纷纷推动自身AI大模型的建设和发布。

二月:复旦大学发布MOSS,打响百模大战前奏

ChatGPT引发的大模型热潮席卷而来后,国内率先发布产品的是高校。

2023年2月份,复旦大学发布了类ChatGPT的对话式大模型MOSS,又在两个月后正式开源,成为国内首个插件增强的开源对话语言模型。

国内对于MOSS充满期待,距离开放还没有超过24小时,由于瞬时访问压力过大,MOSS服务器被挤爆。

MOSS主要作用于科研范围,鳌头财经了解到,研究人员计划结合复旦在人工智能和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赋予MOSS绘图、语音、谱曲等多模态能力,并加强它辅助科学家进行高效科研等能力。

尽管如此,MOSS也为国内对话大模型的发展开一个好头,此后大厂之间的大模型“你方唱罢我登场”。

三月:百度先声夺人,文心一言发布略显仓促

2023年3月16日,在众多互联网大厂中,百度率先发布了大模型——文心一言。

在外界看来,百度率先发布是情理之中的事。“百度搜索搞了这么多年,信息检索和大数据处理紧密相关,百度在AI大模型的投入和应用研发上有先天优势。”行业观察人士分析称,“另一方面,百度是较早确立AI发展方向的互联网大厂之一,也做了很多此方面的研究,在技术储备上更厚实一些。”

文心一言的首次面市略显仓促,发布会上并没有出现公众期待的实机演示环节,而只是播放了提前录好的演示视频。尽管如此,百度在仍然在百模大战中拔得头筹。

四月:阿里巴巴发布通义千问,率先用于改造内部产品

2019年起,阿里巴巴开始相关领域的研究。2023年4月,阿里巴巴推出同通义千问大模型,这是阿里巴巴大模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通义千问主要用于赋能阿里巴巴内部各产品,如钉钉、淘宝、天猫精灵等。鳌头财经了解到,钉钉接入通义千问测试后,可以自动生成工作方案,也可以在会议纪要后自动生成总结和待办事项,还能拍功能草图并自动生成小程序。

通义千问更大的意义在于提供了AI大模型商业应用的一个方向,面向AI时代,如果每家企业拥有具备行业能力的专属大模型,将为AI大模型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

五月: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强应用时代来临

如果说阿里巴巴的通义千文只是阿里云在企业数字化改造中提供更多技术赋能的“弱应用”,那么科大讯飞发布的星火认知大模型则标志着AI大模型强应用时代的来临。

2023年5月6日,科大讯飞发布了“星火认知大模型”,并发布大模型在教育、办公、汽车、数字员工等行业的应用成果,包括讯飞AI学习机T20系列、讯飞听见会写、数字员工、智能座舱等多项人工智能应用产品。

鳌头财经了解到,基于“星火大模型+教育”场景,科大讯飞推出包括教师助手、教育数字基座、星火语伴APP等产品,覆盖“教”“学”两端。其中星火教师助手可以通过对话式、生成式交互,为教师智能生成科学系统的教学设计、灵活实用的教学活动设计、贴合教学需求的课件等内容,主打备课场景。

这意味着AI大模型已经运用到了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C端,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的拓宽。

六月:百模大战白热化,美团亲自下场

2023年5月底,《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报告发布,我国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已发布79个。

在百模大战进入白热化之时,光年之外突发变故,领导团队的王慧文病休,美团则对这一团队进行了兜底。

2023年6月29日,美团发布公告,以约20.6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完成对光年之外的股权收购。公告显示,此次收购总代价包括现金约2.33亿美元、债务承担约3.67亿元、及现金人民币1元。

美团表示,收购完成后,将继续支持光年团队在大模型领域的探索和研究。然而截至目前,无论是美团还是光年之外都鲜有研究成果出现。

光年之外所发生的事也给从业者提了个醒,AI大模型是个“长坡厚雪的赛道”,仅凭一腔热血进入或将“血本无归”。

七月:妙鸭相机爆火,AIGC引发数据安全问题

2023年7月份,一款AICG产品火了,这便是阿里大文娱推出的妙鸭相机,这是一款AI换脸软件,用户上传照片后可获得不同风格、不同背景AI生成图。

微信数据显示,妙鸭相机关注度在7月25日和7月27日达到峰值;七麦数据则显示,妙鸭相机APP7月28日上线后,短时间内下载排名迅速攀升,并于12日拿下中榜第一。

在妙鸭相机爆火的同时,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等问题引发关注,不少用户质疑,通过妙鸭相机生成的数字分身,是否具有信息泄露的风险,高精度、高质量的照片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对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新技术、新应用的产生必然伴随着争议,但不能因争议或风险去限制技术发展,而是应该以制度规避风险,予以技术发展广阔空间。

八月:《暂行办法》施行,将AI纳入监管

2023年8月15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同时,有11家企业和机构的大模型产品首批通过了《暂行办法》的备案,分别为百度的文心一言、字节跳动研发的云雀大模型、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百川大模型、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谱清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紫东太初、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商量SenseChat、MiniMax推出的ABAB大模型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书生通用大模型。以及华为、腾讯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大模型产品。

九月:腾讯混元大模型,互联网大厂卡位完成

在获得《暂行办法》的首批备案后,2023年9月7日,腾讯发布了混元大模型。据了解,混元大模型拥有超千亿参数规模,预训练语料超2万亿Tokens,并已接入腾讯云、腾讯广告、腾讯游戏、腾讯金融科技、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50多个腾讯业务。

在大模型发布的同时,腾讯还宣布混元大模型正式通过腾讯云对外开放,千行百业都可以通过API调用混元,或者将混元作为基底模型,为不同产业场景构建大模型应用。

在国内互联网巨头中腾讯自身大模型的发布比较落后,但在混元大模型发布后,各个互联网大厂在此领域率先卡位,国产通用大语言模型赛道缓缓“关门”。

十月:通义千问性能超过GPT-3.5,百模大战进入下半场

2023年10月31日,2023云栖大会在杭州开幕。大会期间,阿里云发布了千亿级参数大模型通义千问2.0,在10个权威测评中,通义千问2.0综合性能超过GPT-3.5,正在加速追赶GPT-4。

鳌头财经了解到,通义千问2.0参数已经在复杂指令理解、文学创作、通用数学、知识记忆、幻觉抵御等能力上均有显著提升。

自《暂行办法》发布后,百模大战进入下半场,先行卡位的大厂不断提升自身大模型的版本和能力,后续备案的则更聚焦行业大模型、垂直大模型。

下半场的竞争中,必定会有人脱颖而出,也终将有人折戟沉沙,只不过谁都不想成为后者。

十一月:OpenAI突发“宫斗”,大模型商业化前景亟待探索

2023年11月,刚刚发布完ChatGPT-4 turbo的OpenAI上演了一出“宫斗戏”。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收到了董事会发来的开除邮件,随后OpenAl发布声明称,“奥特曼将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并离开董事会”。

奥特曼和董事会谈判,希望重新担任CEO并重整董事会,但双方并未达成一致。

随后事情发生了反转。微软在此后宣布接受山姆·奥特曼,并让他领导一个新的高级AI研究团队,超过700名OpenAI的员工则签署联名信,要求董事会辞职,把奥特曼请回来。在金主和员工的支持下,奥特曼重新拿回公司控制权。

在外界看来,OpenAI内部的变动的原因有两条,一是高管之间的技术路线之争,二是产品每况愈下的数据和持续亏损。

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ChatGPT全球访问量环比增速分别为131.6%、62.5%、55.8%、12.6%、2.8%,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2023年6月至8月,情况又进一步恶化,增速分别降到-9.7%、-11.2%、-3.2%,连续三个月下降。

事实上,商业化问题仍在困扰着AI大模型行业的开拓者,这表明大模型的商业化前景仍需要持续探索。

十二月:纽约时报起诉微软,OpenAI 大模型发展道阻且长

AI大模型学习需要用到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很可能构成侵权。

2023年12月27日,美国《纽约时报》对微软和OpenAI提起诉讼,成为第一家起诉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侵权的美国大型媒体。

《纽约时报》认为,作品包含大量的智力和财力资源投入,而人工智能技术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作品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巨大损失。

新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AI大模型亦是如此,过去一年AI大模型进行了火速发展,这些成果中或许也包括了对未来的透支,在新的一年,应对这个新兴行业少一些苛责,多一些信任。


您可能关注: 大模型



文章来源: https://www.cy211.cn/aizixun/2095.html

[免责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创来源;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编辑,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398879136@qq.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非原创标注的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